2011年5月23日 星期一

《失竊的未來》第12章--捍衛自身的福祉摘要

有毒化學物質對人類健康危害多深,仍未有定論,但其嚴重程度,絕對非容小覷。
要保護自己免受危害,需要從幾個不同方向採取行動,以求掃除新的荷爾蒙干擾來源,並將人體暴露於環境中既有荷爾蒙活性毒物的機會降到最低。要達到這個目標,需要進行科學研究;業者須重新設計化學物質、製造過程及產品;政府要制定新政策;個人則要努力保護自身及家人健康。


個人
一. 了解飲用水的品質
      ‧濾水器主要用來過濾病菌、微生物和難聞的味道、氣味,無法去除荷爾蒙活性化合物。
      ‧不要以為瓶裝礦泉水就已通過檢驗或未受污染,尤其是塑膠瓶裝的礦泉水應特別小心。
二. 慎選食物
      ‧未受污染的魚類是最健康的動物性蛋白質,但魚類也可能是一污染源。
      ‧盡可能避免攝食動物性脂肪。
      ‧選購或種植有機蔬果。
      ‧盡量避免讓食物接觸塑膠製品、塑膠容器、塑膠袋等加熱或微波處理食物。
三.  不必要的化學物品能免則免
      ‧經常洗手
      ‧不要輕易認定哪種殺蟲劑一定安全無虞。
政府
一. 加強保護措施
      ‧由化學製品業者承擔產品安全證明的責任
      ‧預先避免暴露於環境毒物中
      ‧為最脆弱的兒童及胎兒,制訂健康保護標準
      ‧要考慮到化合物間的加成作用,而不僅限於各別化學物質的影響
      ‧要把空氣、水、食物及其他污染源的累積暴露量計算進去
      ‧修改商業機密法,讓業者在保有真正的商業機密時,也能保護人民免於毒物污染的環境
      ‧食品、消費性商品及其它可能販賣毒物污染商品的商家,得檢查自家產品有無受到汙染
      ‧推廣毒物污染清查列管的觀念
      ‧公眾出入的場所噴灑殺蟲劑時,必須事先通知,並告知可能的危險
      ‧改革健康資料系統方能提供所需資訊,制訂健全的健康保護政策
科學研究
一. 研究方向---法令修訂必須與科學研究攜手並進
      ‧我們的毒物暴露量有多少?
      ‧人體對這些化學物質產生何種反應?
      ‧對生態系統的影響為何?
      ‧政府應何時立法管制?如何立法?
二. 法醫學方面的研究
三. 生物機制及毒物暴露的研究
五. 法令規範及事前防範的研究
      ‧嬰兒因母乳接受了荷爾蒙干擾物質的問題,應該是一首要的研究主題。
業者
一. 重新設計化學物質的製造及使用方法
      荷爾蒙干擾化合物已成為生活中無可避免的一部分,存在食物及飲水中,透過空氣及消
      費性商品,散佈在四周。要回收這些毒物,非常不容易。既然無法讓這些化學物質束手就
      擒,唯一的辦法就是管理及規範。

    大家已經開始朝這個方向在努力。兩位提倡重新思考與重新設計基本觀念的領導人物,德國化學家麥可‧布朗嘉博士〈Dr.Michael Braungart〉和美國建築師威廉‧麥當諾先生〈William McDonough〉已訂出一套標準,這套標準不僅針對化學合成物質,也規範了使用過程及含有該化學物質的產品。
布朗嘉特提出幾個方向:
●減少市面上的化學製品數量。
●減少現有產品所使用的化學物質種類,產品成分越簡單越好。
●只製造、販售能以現有科技進行檢測的化學製品。
●規定業者只能生產化學成分明確得產品,並停止生產含有不可預期的化學混合成分的產品。
●除非能充分了解化學製品在環境中的分解作用,否則不得生產。

    布朗嘉特和麥當諾也主張奉行「任何物質都不是廢物」。這個觀念取自自然生態系,在自然生態系中,化學物質、養分及有機物質會不斷循環再生。某種生物或過程產生的廢物,會變成另一生物的資源或食物。只要能不斷循環利用原料,我們就不再需要新的原料,如此就可減少環境中的汙染廢棄物。

   依照重新設計的觀念來思考殺蟲劑使用的問題,時機已成熟,我們不應該一直使用新的化學製品。
● 四十年來,因為農業的耕作法及標準有所改變,害蟲的適應力越來越強,雖不斷增加殺蟲劑 的劑量,作物收成仍越來越差。有了化學藥品助陣,農民已放棄代代相傳的除蟲方法,包括作物輪種、仔細安排作物種植的時間、種植各種不同的作物,加強農地衛生等。因為蟲害問題無法耕作的區域,也由於農耕方式的進展,成為可耕地。
● 由於過度使用殺蟲劑,已加快昆蟲、雜草及細菌的進化速度,對殺蟲劑和萬靈丹的免疫力越來越強。
● 消費者喜歡沒有昆蟲、或有斑痕的農產品。這些外觀上的缺點並無害處,也無損蔬果的養分。但消費者的心理作用確大幅增加殺蟲劑的使用劑量。以橘子為例,有百分之六十到八十的殺蟲劑是用來改善橘皮的外觀。
● 不再崇尚綠草如茵的美學,應以適合當地條件的植物為主。單一、無暇的綠地,其實違反大自然多元發展的趨勢,除了需要使用化學肥料和殺蟲劑,還要經常澆水,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去維護。

我們自以為可用科技征服自然,但最後證明那只是一時的勝利。

延伸閱讀:
書名:CRADLE TO CRADLE 從搖籃到搖籃
            綠色經濟的設計提案
作者:威廉‧麥當諾+麥可‧布朗嘉
譯者: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 中美可持續發展中心
出版社: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